东盛国际时时彩怎么了-“吃得不多”依然很胖?“享瘦”可能从换一个餐盘开始
你的位置:东盛国际时时彩怎么了 > 新闻动态 > “吃得不多”依然很胖?“享瘦”可能从换一个餐盘开始
“吃得不多”依然很胖?“享瘦”可能从换一个餐盘开始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1:28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“体重管理”无疑是当下热词。

今年全国两会上,国家卫健委表示,将持续推进“体重管理年”行动,普及健康生活方式。一时间,“国家不允许你胖了”“国家喊你减肥”“胖到国家都出手了”多个词条霸屏热搜。玩笑归玩笑,体重管理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。

体重管理,怎么突然火了?其实一切并非突如其来。

为落实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,2024年6月,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宣布启动“体重管理年”活动。今年3月9日,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,实施“体重管理年”首期3年行动,希望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、管好体重的观念,养成健康饮食、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,加强慢性病防治。

增强体重管理意识,从认识肥胖危害开始

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,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我们必须要直面的巨大社会问题。按照我国肥胖症的诊断标准,2018年,我国超重和肥胖症的患病率已达到50.7%,分别为34.3%和16.4%,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0.5%,也就是6.1亿人,这真不是一个小数目。“中国人越来越胖了”,这已经不是一句玩笑话,而是必须正视的严肃问题。要知道,现有一系列研究已发现,肥胖早已经不是“好不好看”的审美问题,与腰围一起增加的,还有一系列疾病的风险。

展开剩余75%

要增强体重管理意识,首先就要认识超重和肥胖的危害。

超重和肥胖的常见并发症包括:糖代谢异常(糖尿病、糖尿病前期及代谢综合征)、血脂异常、痛风、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、慢性肾脏疾病、膝关节病和腰痛等脊柱问题,以及睡眠呼吸暂停、抑郁、焦虑等。

此外,超重和肥胖影响生殖生育,如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。超重和肥胖还与癌症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。

有数据显示,中国超重患者中,70.7%合并至少一种并发症,而肥胖患者中,89.1%合并至少一种并发症。

因此,一旦明确超重、肥胖状态,需要及时就医咨询并评估病因和并发症。

“享瘦”也有技巧,先吃啥、怎么吃有讲究

那么,如何管理体重?有人费尽力气、吃足苦头,体重的数字纹丝不动,搞得心理出现问题……有没有办法科学“享瘦”?

首先得认识到,体重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,不是简单的“少吃两口”就可以了,对需要体重管理的超重、肥胖人士来说,需要科学结合饮食、运动和心理调整,形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。

大家可以遵照“设定目标,培养习惯,长期维持”的原则去建立体重管理计划。建议肥胖或者伴有并发症的超重患者启动减重计划,初始体重控制目标是在起始的6个月内减重5%至15%,比如200斤的“胖胖”,第一步先减轻10至30斤,以降低健康危险因素和改善并发症,这也有助于提高减重的信心。

实现第一阶段目标后,再设立下一阶段的目标,最终逐步达到最优体重。

简单来说,肥胖症的阶梯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、减重药物和代谢手术等。

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是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,建议每日热量减少300至500大卡。均衡的饮食模式要注意保证营养,蛋白质(如鸡肉、鱼肉)、高纤维素(如蔬菜、豆类)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(如燕麦、糙米)等都可以提升饱腹感。

在进食技巧方面,推荐使用小餐盘、细嚼慢咽延长进餐时间以增加饱腹感,减少食物摄入。

进餐顺序可以采用先喝汤、再吃蔬菜、蛋白质和主食的方式,或者短时间内采用轻断食、低热量饮食等减少热量摄入的进食方法。要注意的是,要避免极端节食和报复性进食。

这些都是体重管理的一些小技巧,如果自己感觉依然不足,可以寻求专业营养师或营养食谱提供饮食方面的专业帮助。

减肥手段丰富,理性选择减重药物、减重手术

与此同时,要进行规律的体力活动,当然,前提是保证安全,避免运动损伤。总体上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适度运动或75分钟的剧烈运动,运动形式可以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,如游泳、慢跑配合哑铃等器械的抗阻训练。也可以将锻炼融入日常生活,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、骑自行车代替开车上下班等增加热量消耗。

此外,避免压力过大、保证充足睡眠都可以辅助有效减重。

还要提醒大家的是,肌肉的增长和脂肪的减少都需要时间,短期内体重变化不明显不要灰心!

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,比如3个月减重<5%或未达预期,推荐尽早联合减重药物治疗,目前常用药物都有较好的减重效果,启用减重药物需要在内分泌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并开具处方。

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重度肥胖症患者(BMI≥32.5),必要时可与减重外科医生全面评估代谢手术治疗的可能性,也就是“切胃”手术。代谢手术减重幅度可达20%至35%,是疗效最好的减重手段之一,目前技术成熟可靠,但也需要承担可能发生的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。

在祖国医学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中,亦不乏体重管理的方法。中医认为肥胖多属脾胃失运、痰湿壅滞,主张减重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、个体化治疗。汤剂、针灸、埋线等中医特色疗法在改善体重方面也有良好的疗效。

应该认识到,体重管理不仅可以防治疾病,还能优化身体素质,改善心理状态,提高生活质量,是对自己健康负责任的一种态度。体重管理年,不妨一起行动起来。

(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分泌科医生)

发布于:上海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相关资讯